你的位置:2021快乐8出号规律 > 新闻动态 > 美智库:美国在与中国无人机对抗中,要单点防御演变为群体杀伤
新闻动态
美智库:美国在与中国无人机对抗中,要单点防御演变为群体杀伤
发布日期:2025-10-12 15:36    点击次数:160

五角大楼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如果未来的战场出现数以万计乃至数百万架无人机,如何在这种“群体化”威胁下保持优势?在上周于马里兰举行的空军协会航空航天网络会议上,国防界和工业界的官员一致认为,传统那种一架拦一架的拦截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美军必须发展能同时对付大量敌用无人机的新型武器和战术。这一转变,既来自对中国在无人机制造上规模优势的担忧,也来自乌克兰战场上小型无人机所显示出的破坏力。

从乌克兰的实战经验看,微小、廉价、难以发现的无人机可以成为有战略性影响的武器。空战司令部作战主任特别助理吉姆·普莱斯上校提到,乌克兰在今年6月对俄罗斯空军基地发动的“蛛网行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小型无人机成功攻击并摧毁了在俄罗斯纵深部署的多架战略轰炸机。这类案例说明,面对数量多、成本低的无人机,传统以昂贵导弹或单点防御为主的体系可能会陷入成本和效率上的不对等。

中国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的主导地位,把这个技术问题推向了地缘政治层面。报告和专家分析显示,中国企业在商用无人机生产上处于领先,市场占比很大,这意味着如果敌对方能大规模获取廉价无人机,美军在数量上很难直接竞争。五角大楼因此不得不重新评估防空和基地保护策略,把对抗“无人机群”的能力提上日程。

展开剩余73%

在技术层面,专家们认为不存在一种“万能药”。无人机制造商不断改进抗干扰技术,比如使用多频段通信、光纤链路或其他手段来绕过传统电子干扰,使单一的反无人机系统难以长期有效。行业里正在并行探索几类更具群体应对能力的技术路线:

- 定向能武器(大功率微波)。这类武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破坏大量无人机的电子设备,测试中曾经在不到一秒内使几十架无人机失效,这在数量压倒性的情况下很有吸引力。但大功率微波在城市或有民用通信设施的环境里使用会带来附带损害,可能干扰手机、无线网络等民用基础设施,因此其使用场景受到限制。

- 激光武器。激光打击单个目标的边际成本低、弹药“深度”大(只要有能量就能持续射击),适合对付成群的小型无人机。然而激光系统本身投入高,受气象条件影响也比较大,需要昂贵而复杂的支撑平台。

- 传统动能武器(导弹、炮弹)。在许多地区,尤其是空域开阔的地方,动能武器依然有效,但考虑到无人机单价低、数量大,用昂贵导弹去拦截每一架无人机在成本上并不划算,造成了“成本不对称”的问题。

- 电子战(EW)。在城市或复杂空域,电子干扰与信号劫持被视为比发射能量武器更“温和”的选择,因为它们可以在不破坏物理设施的前提下使无人机失效。但新一代无人机采用多频通信、加密链路和光纤备份,使其对常规电子干扰更有抵抗力。为此,厂商正在研发能快速识别无人机通信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屏蔽或欺骗的系统。

这些技术方案各有利弊:大功率微波威力大但城市中使用风险高;激光运行成本低但设备贵且受天气影响;电子战相对安全但面对新型抗干扰手段时效果受限。总体来看,未来的反无人机能力更可能是多种手段的“分层”结合,而非单一武器独揽全局。

除了技术之外,政策协调和空域管理也同样关键。过去已有多起无人机侵入军事基地的事件暴露出联邦机构、地方政府与军方在管控民用无人机和识别恶意飞行方面的漏洞。专家指出,建立更健全的军民协同机制、与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共享空域管理能力,对于区分恶意无人机与误入的民用设备至关重要。更清晰的禁飞区划定、规则和执行机制,能在威胁爆发前提供早期防护,尤其是对那些围绕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地的空域。

五角大楼已经在推进多项对策,从便携式无人机干扰器到拖车式的大功率微波装置,并成立了跨部门的联合工作组来快速评估和引入反无人机选项。国防创新部门也在推动“复制器”等计划,目标是部署大量廉价无人机来对抗数量优势的对手,或通过“以量取胜”的方式抵消对方优势。工业界则呼吁采用开放式架构,这样五角大楼就能把通用硬件和软件与各种反无人机效器混合使用,便于现场升级和快速替换更先进的模块。

业界还强调要大幅加快创新和测试周期:传统采购与测试流程往往太慢,难以跟上无人机威胁的变化速度。厂商和军方需要更灵活的合作模式,让新方案能更快地进入现役并根据实战反馈迅速迭代。

总的来说,这场关于反无人机的讨论反映出美军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度调整需求。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成本持续下降,已经对传统空防模式提出了根本性挑战。要应对这种新型威胁,除了在定向能、激光、电子战等技术上投入,更需要政策层面的协调、开放的工业标准和更快的创新节奏。只有在技术、制度和产业三方面同时发力,才能在无人机群的时代维持防御与应对能力。

发布于:天津市